亞洲最大遠洋拖網加工漁船首航南極
遠赴南極捕撈磷蝦、冰魚,捕撈后在船上直接完成加工,制作蝦粉、魚餌、凍蝦,每噸的售價可達8000元人民幣。昨天,青島市遠洋捕撈業掀開新篇章,青島市遠洋捕撈有限公司的“明開”號遠洋拖網加工漁船首航南極,這是該市遠洋捕撈業第一次到南極捕魚。該船長120余米、寬20余米、高41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遠洋捕撈船。該船24小時滿負荷作業可捕撈南極磷蝦300噸,并可在船艙內直接加工成成品。在長達1年半到兩年的遠洋捕撈時間里,“明開”號將先后抵達韓國釜山港、南非開普敦港,然后奔赴南極開始作業,122名船員將分工協作,完成此次作業。
現場探秘
亞洲最大捕撈船德國造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威海市榮成西霞口港,由市遠洋捕撈有限公司花費近5000萬美元購進的“明開”號遠洋拖網加工漁船正在進行遠航前的準備工作。“這艘船是1993年由德國制造的,從英國購進,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遠洋捕撈船,具備在南極捕撈磷蝦和冰魚的能力。”市遠洋捕撈有限公司總裁杜祥旭介紹,國內具有到南極捕撈磷蝦能力的遠洋漁船總共有8艘,其余7艘都屬于國有企業。“明開”號是青島市唯一一艘具備到南極捕撈能力的遠洋捕撈船,也是國內唯一一艘屬于民企的遠洋捕撈船,噸位達7765噸,捕撈裝載量達到2600噸。
“我們在捕撈時,會放下周長達1440米的巨型捕撈網,由兩個重達4.8噸的巨型鋼鐵支架把漁網撐開,形成一個寬120米、高60米的橢圓形網口,在海底進行拖網作業。”杜祥旭介紹說,捕撈網需要由8到10個人同時下網,下網后,由機械進行操作。由于“明開”號具備極強的抗風能力,即使是海上10級大風,明開號也可以照常作業,而此時反而收獲最大。
一年可捕2.6萬噸磷蝦
巨型的捕撈網將南極磷蝦捕撈上來后,會直接放入魚槽,通過魚槽進入加工車間,在加工車間內,直接在流水線上進行分揀和加工。“完整的南極磷蝦會在流水線上速凍后運入冷庫,不完整的磷蝦則會磨成蝦粉后放入冷庫,還有一部分會制作成日本和韓國海釣用的魚餌。”杜祥旭告訴記者,“明開”號之所以是亞洲最大的遠洋捕撈船,是因為其具備拖網加工能力。“日捕撈量最高可達到300噸,加工量可達到200噸。”杜祥旭介紹說,這意味著捕撈和加工環節全部在船上完成,等到返回青島時,運下船的就是成品。
除了捕撈磷蝦,南極冰魚和鮐鲅魚也是此次遠航捕撈的海產品。“我們一個航次會不斷地捕撈,捕撈到一定數量后會直接用運輸船把加工好的產品運到港口銷售到歐美地區。”杜祥旭告訴記者,預計一年的總捕撈量要達到2.6萬噸,一年的毛利潤將在2億元人民幣左右。
巨額的收益背后有著巨額的消耗。航行一天,“明開”號的消耗是4萬美元。“如果僅僅航行,一天消耗的燃油是18噸左右,如果捕撈作業,消耗的燃油是27噸左右,再加上人員開支、給養消耗,在“明開”號抵達南極之前,100萬美金就花上了。”杜祥旭說。
南極三海域輪流作業
“明開”號最終將抵達南極的三個海域進行作業,首個作業的標號為481區。”對于為什么要分為三個海域作業,杜祥旭告訴記者,由于南極國際組織劃分出了3個捕撈海域,并規定了每個海域允許捕撈的總量,所以一旦某個海域捕撈的總量滿額,所有的漁船都不得在該海域作業,“明開”號會立即趕往下一個海域作業。
為了保證能追蹤到磷蝦的位置,“明開”號配備了多臺聲吶和雷達探魚器。“一臺聲吶負責海域內的橫向掃描,掃描哪一片海域有磷蝦,還有一臺聲吶負責掃描海水內部,掃描磷蝦所處的深度。”杜祥旭介紹說,南極磷蝦蝦長5到7厘米,生活在30米到100米不等的海水層內,船上配套的變水層捕撈網可以根據南極磷蝦所處的深度進行跳幀,保證捕撈量。“一旦發現蝦汛,捕撈船會24小時不間斷作業,船員會分成三班倒實行流水工作制。”
122名船員海上過日子
“明開”號上配備了122名船員,分為甲板部、輪機部、加工部等多個部門,其中甲板部負責捕撈,輪機部是整條船的心臟部門,負責遠洋船的動力輸出,加工部則負責把捕撈到的磷蝦和南極冰魚進行處理,通過流水線直接加工成成品。由于此次遠航的時間將在1年半到兩年的時間,船員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將在船上度過。
為縮短航程、節約成本,昨天上午10時,“明開”號從威海起航。按此次遠洋捕撈作業流程,“明開”號會在40小時后抵達韓國釜山港,加滿油后繼續遠航,35天后抵達南非開普敦港再次補給,然后在4月到6月捕撈南極磷蝦和冰魚,隨后再開到納米比亞海域捕撈鮐鲅魚,直到“明開”號滿載海產品后才會返航。
船上生活
觀察員每天報捕撈量
由于國際組織對漁業資源的保護,要求每艘船上必須配備觀察員將每天的捕撈量上報給國際組織CCAMLR(保護南極海洋生物資源公約),“明開”號上還特意配備了兩名觀察員。一名觀察員來自上海科技大學,另一名觀察員來自黃海水產研究所。此外,來自南海水產研究所的研究員還擔負著研究南極磷蝦的科研任務,船上還專門配建了研究室。
船員備下百集電視劇
在“明開”號上,記者還參觀了船員居住的船艙。對于122名船員來說,由于海上生活枯燥,幾乎每名船員都配備了電腦,每個人都多少會玩一些游戲。“我們閑著的時間段會打打牌,看看電視劇,電視劇都是提前用硬盤拷下來的。”一名船員告訴記者,他拷下來了100多部電視劇,其中抗戰題材的占了多數,可以保證枯燥的生活里能消磨時間。在一名船員的柜子里,記者看到裝了30多條煙。“一天一包煙吧,外國煙不好抽。在船上多備下一些,可以保證不斷煙。”這名船員說。
至于同家人聯系,船員們會通過船上安裝的衛星電話給家人打電話。“一分鐘通話費要5塊多錢,一般只有特殊節日才會給朋友們打電話。”船長介紹說。
南極磷蝦船員敞開吃
遠洋捕撈吃到新鮮的蔬菜是絕無可能。“我們出航后,新鮮的蔬菜頂多能吃20多天,之后就靠泡菜補充維生素了。”“明開”號的大廚告訴記者,“淡水方面,船上具備凈化海水的能力,因此淡水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大廚說,船員們有口福的是可以吃到海上作業后捕撈上來的最新鮮的海產品,包括磷蝦,這些船員們都可以敞開吃。
據介紹,船上除了中國籍船員外,還有兩名俄羅斯籍船員,其中一名俄羅斯籍船員負責管理整個“明開”號上的電路,另一名船員則負責管理船上的輪機。
相關鏈接
青島市已批115艘遠洋漁船
記者從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自2012年9月,青島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遠洋漁業發展的意見》后,該市大力完善漁港等基礎設施,扶持發展大噸位、大功率鋼制漁船,吸引有實力的企業來青島落戶。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冊遠洋漁業公司26家,共有已批遠洋漁船115艘,其中正在作業漁船75艘,已批在建漁船24艘,已批待建漁船16艘。去年,該市遠洋自捕水產品7萬噸,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3倍。
據介紹,此次到南極捕撈磷蝦項目有利于加速我國對南極海洋生物資源的實質性開發利用,在“存在即是權益”的海洋權益競爭中體現國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存在,有利于樹立國在極地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中負責任遠洋漁業大國、強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