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有囊圍網捕撈
以長帶形或一囊兩翼形網具包圍魚群進行捕撈的作業方式。主要對象為中上層魚類。多見于海洋漁業,大型湖泊和水庫中也有使用。一般網次產量為50~100噸,最高可達2500噸左右,是目前世界海洋捕撈的主要作業方式之一。世界圍網捕撈產量一般約占海洋總捕撈產量的1/4。 沿革 埃及早在公元前13世紀時已出現了圍網漁具。中國是從事圍網捕撈較早的國家之一,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中有“…… ,下海水深多用之,其深八九丈,其長五六十丈,以一大 為上綱,一為下綱,上綱間五寸一藤圈,下綱間五寸一鐵圈,為圈甚眾,貫以 以為收放”的記載,說明當時中國已使用有環圍網進行捕撈生產。1900年左右,小型機動雙船圍網作業方式由美國傳入冰島和挪威,并逐漸盛行于歐洲其他沿海國家。此后,隨著捕撈對象的變動和機動漁船的發展,在外海進行的單船圍網作業開始在美國西海岸和北歐的一些國家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圍網作業漸占主要地位。50年代日本結合光誘魚群進行圍網作業。中國此時開始利用機動漁船進行雙船和單船圍網作業,至60年代中期發展光誘圍網作業,現已成為中國海洋漁業的重要作業方式之一。 漁具 按結構形式分無囊和有囊圍網兩大類。 無囊圍網一般為長帶狀,中部高兩端低,有的中間低兩端高,有的各部高度相等 (圖1[無囊圍網結構示意] ) 網具由取魚部和網翼組成。取魚部位于網具一端或中間,前者用于單船作業,后者多用于雙船作業。網具下綱無底環裝配的,是無囊圍網的原始形式,適用于小船在近岸作業。網具下綱裝配一定數量底環的,是圍網類中的先進形式。放網后通過收絞貫穿于底環中的括綱,使環集攏,封閉網圈底部。 圍網下綱長度通常以上綱長度為依據。對高度不大的圍網,為有助于迅速封閉網圈底部,下綱應比上綱短10%左右。對高度較大的大型深水圍網,則因在收絞網具過程中,下綱收絞速度比上綱快,應比上綱長10%左右或相等,才能使上下綱能同時收絞完畢。圍網高度通常是指網具的網衣拉直最大高度。圍捕表層魚群的圍網,其高度一般為上綱長度的 1/8~1/10。圍捕中下層魚群時,圍網高度取決于魚群的棲息水層,一般為魚群棲息水層深度的2.5~3倍 現代大型圍網長度一般為800~1000米,有的可達1500米,漁船速度每小時10~15海里;中小型圍網長度為150~500米,船速每小時6~8海里。船速低的多采用雙船圍網作業。 有囊圍網由1個囊袋和2個特別長的網翼組成,每個網翼長度約為囊袋長度的4~5倍,如中國的圍繒網、歐洲的丹麥式圍網等。圍繒網是中國近海捕撈中下層魚群的典型有囊圍網。網具上下綱分別裝配浮子和沉子,以保證在操作過程中網口能充分張開。網衣多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網目長度從翼端向網囊逐漸減少。 漁法 魚群偵察是圍網捕撈的首要環節。偵察魚群所耗的時間約占漁船在漁場作業時間的60~80%。對表層魚群可用目視偵察;對中下層魚群則須依靠垂直探魚儀或漁用聲納。有時還使用飛機偵察(見魚群偵察)。 圍網捕撈分單船、雙船和多船3種形式。 單船圍網捕撈 由一艘放網船承擔圍網捕撈作業,另有一艘輔助船進行輔助作業,一般使用取魚部位于一端的無囊圍網。當偵察到魚群時,放網船應在下風或流向的上方與魚群保持適當距離,網具一端由輔助船系帶,自身以魚群為目標快速旋回放網,形成包圍圈。當放網船旋回到原來位置時,即從輔助船接過網具一端并固定于船首;同時迅速收絞括綱兩端,使底環聚集以封閉網圈底部。隨即自網具后端依次起網,使網圈逐漸縮小到適當程度,以撈取漁獲物。這種作業方式對近海和遠洋捕撈都適用。 光誘圍網船組作業時,每個船組一般需配備2~3艘燈船和一般運輸船。燈船白天偵察、跟蹤魚群,供放網船瞄準捕撈;夜間根據漁場的風、潮流和魚群密集程度,確定光誘隊形和誘集方式(錨泊或漂流)。當魚群誘集到適當程度時,各燈船以慢速將魚群引至主燈船周圍后熄燈離開。放網船即選定位置,以主燈船為目標放網包圍 ?。▓D2[單船光誘圍網作業示意] ) 收攏底環后主燈船即駛出網圈,由放網船起網撈魚。 (見彩圖[燈光圍捕] ) 雙船圍網捕撈 使用有囊圍網或無囊圍網。有囊圍網作業具有圍網、張網和拖網捕撈3種方式結合的性質。作業時兩船靠攏,放網船(裝載網具)將一根曳綱遞給帶網船系于右舷尾部后,即以魚群為目標,依次放出網具作圓弧形航行包圍魚群,經一段時間的拖、張后,兩船逐漸靠攏。由帶網船將曳綱傳遞給放網船,后者在前者拖曳下起網,迫使魚群進入網囊內,待起網時撈魚 ?。▓D3[雙船有囊圍網作業示意] ) 無囊圍網作業時,兩船靠攏,將各載的半盤網具聯結在一起,然后兩船以魚群為目標,分別以相反方向作圓弧形前進,各自放出網具包圍魚群。待兩船靠攏時,分別迅速收絞括綱,使底環聚集以封閉網圈底部,然后兩船同時起網,縮小網圈并撈取漁獲物。這種方式適用于在近海風浪較小的漁場作業。 多船圍網捕撈 使用無囊圍網作業,由3艘裝載網具的放網船,先共同對魚群形成一個大包圍圈,同時相互連接網具。然后各放網船向網圈中部聚集,并連接在一起,分別收拉網具兩端,使之形成各自獨立的包圍圈,再起網撈取漁獲物。 漁場 圍網作業漁場應具有大而密集穩定的魚群, 漁場要風浪較小,潮流較緩,且無二重潮,水底無障礙物。捕撈鰹及金槍魚的漁場,主要分布于赤道兩側,位于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美國西南部沿海以及幾內亞灣等。沙丁魚漁場主要分布于非洲西北部、摩洛哥西部和塞內加爾沿海,日本沿海亦有分布。鯡類漁場主要分布于歐洲的北海和冰島周圍海域等;美國東部沿海和墨西哥灣是油鯡的主要漁場。 類漁場主要分布于秘魯和智利北部沿海。鮐、 類漁場主要分布于朝鮮、日本和中國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