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華不再新建大型深水圍網船 保護漁業資源
嵊泗縣菜園鎮綠華社區的6艘大型深水圍網漁船,這幾個航次都獲得了大豐收,產值比改裝前的燈光圍網作業船提高了2到3倍。就在大家興致勃勃想投入時,社區黨總支書記鄭國存卻說,為了確保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希望社區居民打消建造大型深水圍網船的念頭。 浙嵊漁09505號船老大施存國是這幾個航次效益最好的,3個航次下來,產值達300多萬元。他說,有了高科技不僅節省了勞力,魚貨也更加新鮮。他舉例說,以前漁網要靠人力拉,現在能直接由吸魚機吸入保鮮艙,效率大大提高。“之前小的圍網船一般一個晚上捕2網,現在最起碼能捕4網,下手快的話可以捕5網。 ” 這些漁老大之所以想到用高科技武裝漁船,一方面是漁業資源的衰退,捕撈空間的縮??;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純漁業社區,除了多捕魚以外,再無其他的經濟收入來源。因此,綠華漁民向來講究捕撈方式的變革。 去年下半年,漁民老大陳宏定、潘明忠等自發帶領幾位老大到溫嶺等地考察,發現大型深水圍網生產發展能耗低、勞動強度小、技術含量高、捕撈效益好。當年底,老大們對5艘普通圍網船和一艘抄網船進行升級,將其打造成新型深水圍網船,每艘船投入1000萬元左右,船上設備和技術均從臺灣引進,除安裝普通漁船上配備的衛星導航、雷達等設備外,還安裝了能跟蹤魚群的聲納設備,增加了船舶側向操作性的船艏側推裝置、大型海水冷卻保鮮設備和海上吸魚設備。 今年8月,6艘大型深水圍網開始試捕,單船平均2個月的產值達到168萬元。社區在看到這些漁船高收益的同時,也發現這種大規模的作業方式給魚類資源造成很大的消耗和破壞,大大小小的青占魚被一網打盡,因此不希望再有村民打造這類大型深水圍網船只。 綠華社區黨總支書記鄭國存說,我們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要留些魚給子孫后代捕。雖然社區決定不再繼續建造大型深水圍網船,但對于老的深水圍網漁船,可以考慮引進吸魚機,并在老漁船上逐步投入先進設備,提高原捕撈船只的科技含量來增加效益,減輕船員的勞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