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延繩釣捕魚介紹
帶魚延繩釣捕魚(hairtail long line fishing)延繩釣漁業的一種,以專用釣船和延繩釣具釣捕帶魚的作業方式,南自廣東雷州半島以東,北到遼東半島沿海均有分布,以浙江南部和福建沿海尤為集中,有單船式作業和母船式作業兩種。 單船式作業的漁船載重為7-10噸,主機功率8,82-14.7千瓦,帶載重1-1。5噸的舢舨1只,作業人員6-8人,母船式作業的母船為40-60載重噸,主機功率44.1-110.25千瓦,航速6-8節,作業舷有起釣機和切餌臺,帶5-7只舢舨,作業人員31-42人。 漁具由干線、支線、釣鉤、浮子、沉子和浮標等組成。漁具的每根干線為1筐。各地使用的規格有所不同,浙江玉環縣使用的每根干線長198米,由4根直徑0.45毫米的錦綸單絲失望成:系結60根支線,其長度為1。8米,由2根直徑0.45毫米的錦綸單絲捻成,其末端連接1根長360毫米,直徑0.30毫米的不銹鋼絲系鉤線。福建惠安縣使用的每根干線長456米,為直徑1毫米的錦綸線。系結126根支線,其長為1.95米,用直徑0.80毫米的錦綸線,末端連接長300毫米,直徑0.30毫米的不銹鋼絲系鉤線。浙江和福建使用無倒刺鉤,而遼寧、山東和廣東使用倒刺鉤。釣鉤用直徑1.24毫米的鋼絲制成,鉤柄長35-60毫米,鉤尖高14-20毫米,鉤寬12-20毫米,鍍錫或鋅防銹。 作業方式可分為浮延繩釣、底延繩釣和定置延繩釣三種: 1)浮延繩釣。用于釣捕索餌洄游的帶魚,是主要的作業; 2)底延繩釣。主要釣捕棲于底層的產卵帶魚。 3)定置延繩釣。在漁場環境受到限制時使用,一般在六級風以下的天氣作業,餌料在春季一般用泥鰍,鯊或鰻為主。冬季用帶魚或其他魚。用鰻、鯊等作餌料時,除去其脊椎骨再斜切成片。用其他魚類,則直接將魚體切成斜片。餌料需牢掛在鉤上。裝餌方法是將鉤從切片餌料的一側刺入后,使鉤尖從另一側露出。應根據海況和魚群,決定放釣的水層。一般采用順風、偏流或橫流放鉤,每放出數筐釣具后,裝一個浮標,浮出水面表示釣具位置。全部釣具放完后,漁船返回到開始放釣處起釣。起釣過程中,邊整理釣線,邊摘取漁獲物并補上缺餌。 該作業的漁場分布范圍較廣,水質清澄,作業水深可達50-90米,以浙江和福建省沿海漁場最佳。常年均可作業,以7月至翌年1月為主要汛期。主要釣捕產卵和索餌洄游帶魚,該漁具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釣捕各個水層的帶魚成魚而不損害幼帶魚。 |